close

二、改過三階段

一般人改過,有從事上改,有從理上改,有從心上改三個階段,作法不同所得功效也不同。
譬如前日殺生,今日戒殺。前日暴【ㄋㄨ\】,今日靜心反省。這是從事上改的方法,這種只在行動上勉強壓制的方法,但是病根不除,不是根本辦法。
比較理想的改過方法,應該從理上改。

譬如想改殺生之過,就想:「天有好生之德,物物都珍惜生命,殺他養己怎能心安?再加以水深火熱鍋鼎之苦,必痛徹骨髓。健康之道,首在本身元氣之運化,而不在物品之稀罕珍貴,就算山珍海味,吃過了也不一定能供養身體,蔬菜素品儘可充飢果腹,何必把自己的肚子當成化屍場!折損自己的福份?」再想:「血肉之類必有靈性,與人同體,縱不能修養品德,使它親我、敬我,怎可再殘害生靈,使之仇我、恨我呢?」若能想到此理,則必見物憐惜,下不了手,而達到改去殺生之習。


想改掉暴躁的壞脾氣也一樣,就想:人不可能一模一樣,各有其長也各有其短,沒有十全十美的,因此應該互相體諒遷就,就算不合我意,而互相干擾,對我們也沒啥損傷,有何可【ㄋㄨ\】可氣的。再說天下也沒有自以為是的豪傑,也沒有怨天尤人之修養法,怎麼可以只要求別人,而不要求自己呢?日常生活有不能稱心如意,是自己德行未修,涵養不夠,必須再求反省,如聞毀謗不【ㄋㄨ\】,毀謗也會如舉火燒空,必將自消自滅。若聽到毀謗就動【ㄋㄨ\】,想盡辦法加以辯論維護,正是作繭自縛,自取其辱的作法。況且發【ㄋㄨ\】不但無益,反而會損害自身。其他尚有種種過失,都可依此類推,細細思考,道理若能明白,過錯就不會產生了。


何謂從心而改,一般而言,人的過失雖然有好幾百種,但歸根究底,都是從心所起,若能心不動念,無私無慾,就不會有過失了。也不必樣樣檢討好名、好利、好色、好貨、好【ㄋㄨ\】諸過失,只要一心向善,正氣所鍾,邪念自然一塵不染,就像太陽當空,鬼魅盡消一般,這就是所謂「本立道生」之理。也是最正確的「心上改」之法。因為過從心生,也當從心上改,如斬毒樹先斷其根,則必枝葉盡落,就不必枝枝去剪,葉葉去摘。


心上改之法,即在修心,妄念一動即覺查,並加以克制,則過不生,是最好的方法。若作不到這種高深的境界,則只好明理以改過。再辦不到,就只好隨事而禁了。
能修心並明理兼禁過,是再好不過的事。若只懂禁過,不明道理,不知修心,是笨拙的改過方法。
因此發願改過行善,最好能有親朋提醒督促,或請神鬼為鑑,一心懺悔,晝夜不得鬆弛,經過一段時日必有效驗。到此境界,自然感到心曠神怡,智慧頓開,或處雜亂環境而不動心亂性,或見仇人而不【ㄋㄨ\】反喜,或夢見吐出黑色的東西,或夢見聖賢提拔引接,或夢飛步太虛,或夢見各種佛旗寶傘,以種種罕見之勝跡妙景,這就表示消過滅罪,行而有徵之象。但不可就此心滿意足,自鳴得意,不再求進步。


像古代賢人遽伯玉在二十歲時,就已經覺得以前的不是,而馬上完全改過了。到了二十一歲,又覺得以前所想改的過失,還沒完全改掉。到二十二歲,又回頭看二十一歲的時候,還像在夢中一樣糊糊塗塗的。這樣一年又一年的,逐漸改去過失。直到五十歲那年,還覺得從前四十九年的不是。古人改過的方法竟然這樣,吾輩凡夫俗子,過失像剌蝟身上一般之多,若冷靜思考,還看不到自己的過失,必是粗心大意,迷糊之人。


凡罪孽深重之人,大都心神昏庸,失神健忘,無事煩惱,見正人君子,則【險】出慚愧沮喪之狀,聽到了真理大道則不高興,有時施恩反招憎怨,或夢見一些顛顛倒倒的惡夢,甚至於經神經兮兮的自言自語;上列種種都是自作孽之相,為人若有上述情況,應該即刻發奮圖強,改過向善,以免自誤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eheyoung 的頭像
    deheyoung

    興毅南興 - 一心青年團!

    deheyo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